李明财米网,一位曾被中国球迷誉为“中国小贝”的足球明星,球员时代以其出色的球场视野、细腻的脚下技术和精准的长传球而著称。他俊朗的外形也为他赢得了无数拥趸。
早在1992年,李明就已入选国家队,师从施拉普纳。自1997年起,他便牢牢占据了国家队右前卫的主力位置。即便到了2000年,米卢接手国足教鞭之初,也无人能够撼动他的地位。
然而,命运弄人。在2002年韩日世界杯23人大名单公布的那一刻,李明的名字赫然不在其列!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,瞬间引爆了舆论。众多球员和球迷纷纷将矛头指向主教练米卢及其团队,质疑声浪此起彼伏。
面对质疑,米卢给出的解释显得苍白无力:球队需要加强防守型中场,而李明属于进攻型球员,因此不得不牺牲他的名额。高尧,一位在某外籍教练推荐下的鲁能悍将,成为了这个“幸运儿”。然而,讽刺的是,高尧最终未能获得一分钟的出场机会,这次入选也成为了他职业生涯中挥之不去的沉重负担。
展开剩余67%究竟为何在世界杯临门一脚之际惨遭淘汰?多年后,事件的脉络逐渐清晰。在2001年十强赛首战对阵阿联酋队前,作为右前卫主力的李明主动向米卢提出休战请求,理由是感觉腿部肌肉拉伤财米网,希望调整身体状态。米卢立即向队医求证,得到的结论却是李明可以正常出场比赛。
即便如此,米卢仍然尊重了李明的意愿,决定让山东队的李霄鹏顶替其位置。令人始料未及的是,李霄鹏在这场比赛中大放异彩,惊艳全场!开场仅3分钟,这名奇兵便攻破对方球门,第20分钟又以一记精准的45度传中助攻队友得分。李霄鹏牢牢抓住了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,成功上位,取代了原本属于李明的绝对主力位置。李明就这样“顺理成章”地沦为了替补。
当时,媒体的聚光灯迅速聚焦到李霄鹏身上,大肆吹捧他的精彩表现。这位原本默默无闻的球员一夜之间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足球明星。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成名已久的李明迅速被人们遗忘,这无疑令人唏嘘不已。
更让球迷们耿耿于怀的是,即便李明无法担任主力,至少也应该进入世界杯大名单吧?米卢这种近乎极端的做法实在难以令人信服,被不少人解读为一种“卸磨杀驴”的行为。
如今,时过境迁,米卢当初的做法或许并非所有人都能够接受,但正是这种果敢的魄力让他的执教更加坚定。正是这种破釜沉舟的决心,才为国足带来了后来的提升机会。试想,如果换作是本土教练,又是否有这样的胆识和魄力?或许,米卢考虑的更加简单纯粹,也更少受到场外因素的干扰。
"财米网
发布于:江西省长富资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