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1、建造背景跟投之家
由于英国海军陆续推出装备343毫米乃至381毫米主炮的超无畏舰,给德国海军带来巨大压力。在此背景下,德国于1911年决定开工建造新一级战列舰——国王级。
国王级的设计工作实际上在凯撒级方案定型时便已启动。海军元帅阿尔弗雷德·冯·提尔皮茨严格控制成本,委派正设计塞德利茨号战巡的汉斯·比尔克纳团队转任国王级设计。提尔皮茨最初倾向于保留凯撒级的基本设计,特别是'路易特波尔德摄政王'号的设计,以避免建造工期拖延和预算超支。然而,海军总部坚持认为将主炮布置在中心线上是最合理的选择。
图片跟投之家
国王级战列舰,侧影很帅
1910年5月的关键会议上,设计人员曾考虑采用奥匈、意、俄已使用的三联装炮塔,并讨论将口径增至320毫米以应对英美采用的343毫米/356毫米炮。但最终为控制成本,决定沿用305毫米口径,仅对凯撒级进行改进设计。新设计保留凯撒级舰体,取消舯部阶梯式炮塔,将原第二舯部炮塔改为舰艏背负式。为控制排水量,牺牲两门150毫米副炮和舰艉鱼雷发射管。
控制成本四个字太沉重,有限的预算不仅在两年前拖了凯撒级研发的后腿,也使得新研制的国王级设计趋于保守。
2、总体设计国王级战列舰最大的创新在于彻底改进了主炮布局。它是德国海军第一级全部主炮沿舰体中线布置的无畏舰,该级舰艏艉各两座主炮塔呈背负式,舯部一座主炮塔,全部沿中心线布置,确保了全部10门主炮在舷侧齐射时的火力发挥。
图片
国王级的线图
国王级战列舰的舰体全长175.4米,宽29.5米,吃水9.1米。标准排水量为25796吨,满载排水量达28600吨,较凯撒级有显著提升。舰体采用横向和纵向钢框架结构,铆接外层钢板。共有16道隔壁将船体划分为17个主要水密隔舱,提供了出色的水下防护。
该级舰的外观特征鲜明,线条优美(个人认为是德二海军侧影最帅的战列舰),上层建筑被尽量简化,配备前后司令塔。前三级舰采用细杆桅,而威廉王储号则采用了更粗的管状桅。作为中队旗舰的国王号设计了更大的舰桥,以容纳舰队指挥人员。
线条优美的国王级
舰员编制41名军官+1095名水兵,较凯撒级更多。作为第三战列舰中队旗舰时,国王号需增编14名军官+68名水兵。
3、武备系统国王级的主武器为10门305毫米50倍口径SK L/50舰炮,配备在五座双联装炮塔中。这种炮塔的俯仰角度初始为-8°至15.5°,提供16200米的最大射程,后期修改为-5.5°至16.5°,射程延伸至20400米。每门炮备弹90发,射速约为每分钟3发,炮管寿命为200发。
图片
国王级彩绘图
副武器包括14门150毫米45倍口径SK L/45速射炮,全部安装在舰体舷侧的炮廓内,每舷7门。总备弹量2240发,射速4-5发/分钟,初速835米/秒。这些副炮的俯仰范围为-7°至20°,最大射程13500米。
图片
用一张3D模型图看细节
轻型武器最初包括6门88毫米L/45舰炮,布置在前司令塔两侧。随着战争进行,这些舰只逐步加装了4门88毫米L/45高射炮,以应对日益增长的空中威胁。
与当时主流战列舰一样,国王级也装备了5座500毫米水下鱼雷发射管(舰艏一具,两舷各两具),配备16枚G7型鱼雷,虽然没有发挥任何作用。
4、装甲防护国王级的防护系统继承了德国战列舰著名的'全面防御'理念,采用克虏伯渗碳装甲。
图片
国王级装甲布局示意图
主装甲带厚度在120至350毫米之间,中央堡垒部分最厚,达350毫米,并向舰艏逐渐减少至180毫米,向舰艉减少至120毫米。主装甲带后方是厚度为40毫米的鱼雷舱壁,提供对水下威胁的额外保护。
水平防护由60至100毫米厚的装甲甲板提供。主装甲甲板厚61-76毫米,位置比载重水线低30.5厘米,并向后方倾斜以降低炮弹入射角度。
图片
炮塔正面装甲厚300毫米,侧面250毫米,后部290毫米(为平衡重量),顶部厚80-110毫米。炮座在装甲甲板以上的部分厚300毫米,隐蔽部分减至220毫米。
司令塔的防护极为坚固,前部司令塔装甲厚350毫米,顶部150毫米;后部司令塔侧壁200毫米,顶部50毫米。
水下防护系统包括18个水密隔舱,88%舰体长度设双层底。侧舷还有平行的装甲隔壁,从船底一直延伸到装甲甲板上方一米的高度,构成了有效的防雷系统。
5、动力系统国王级战列舰的动力系统由12台燃煤锅炉、3台燃油锅炉和3台蒸汽轮机组成。主机功率为43300马力,驱动三根螺旋桨,三轴两舵并列配置。
设计航速为21节,续航力为8000海里/12节。在6小时的强制通风试验中,'国王'号达到了22.5节的航速。这些战舰正常载煤850吨,燃油150吨,战时最大可载3000吨煤和600吨油。
图片
高速航行中的国王级
电力供应由4台蒸汽涡轮发电机和2台柴油发电机提供,总输出2040千瓦/225伏。舰上还配备了暖气系统,与主锅炉相连,使舱内温度可保持在16°C,提升了舰员的居住舒适性。
6、建造情况国王级战列舰共建4艘,由德国各大造船厂承建:
国王号在威廉港的帝国造船厂建造,1911年10月开工,1913年3月1日下水,1914年8月10日完工,1915年1月12日服役。
大选帝侯号在汉堡伏尔铿船厂建造,1911年10月14日开工,1913年5月5日下水,1914年7月30日完工,1914年9月2日服役。
边境总督号在不来梅威塞尔造船厂建造,1911年11月26日开工,1913年6月4日下水,1914年10月1日完工,1915年1月17日服役。
威廉王储号在基尔港的日耳曼尼亚造船厂建造,1912年5月15日开工,1914年2月21日下水,1914年11月8日完工,1915年2月17日服役。
图片
一张印有国王级“帅照”的老式明信片
7、作战经历国王级战列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表现活跃,作为德国公海舰队最强大的战列舰,参与了多次重大海军行动。
日德兰海战
1916年5月31日的日德兰海战是国王级最为重要的战斗经历。全部四艘国王级战舰都参与了这场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海战,被编制在第三战列舰队第五分队,由保尔·贝恩克少将指挥,旗舰是'国王'号。作为公海舰队战列舰队的先导分队,国王级两次在战列前端遭遇英国舰队的战列线。
在海战中,国王级战舰表现出色。国王号、大选帝侯号和边境总督号率先在19200米距离接战,分别锁定英国战列巡洋舰狮号、皇家公主号和虎号。国王号首轮齐射近失后更换目标为更近的虎号,其副炮还成功压制了逼近的英国驱逐舰。
图片
正在开火的威廉王储号
约18:00,国王级发现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逼近,国王号先后与巴勒姆号、勇士号交火,但英舰凭借速度优势控制距离。在随后的交火中,国王级与其他德国战舰共同击沉了英国装甲巡洋舰防御号。
19:20,国王号与腓特烈大帝号、东弗里斯兰号等集中攻击厌战号战列舰。一枚炮弹击中了厌战号的操舵装置,使其暂时失控。
战斗结束后,统计显示国王号被一枚381毫米和九枚343毫米口径炮弹击中,造成45人阵亡,27人受伤,是参战德战列舰中伤亡最高者。'大选帝侯'号被五枚381毫米和三枚343毫米口径炮弹击中,'边境总督'号则被三枚381毫米、一枚343毫米和一枚305毫米口径炮弹击中。仅有'威廉王储'号未受严重损伤。
波罗的海行动
1917年10月,国王级战列舰进入波罗的海,参与针对俄国的'阿尔比恩'行动,目标是夺取厄塞尔岛和蒙岛。10月12日行动开始,国王号在塔加湾卸载登陆部队后与毛奇号、巴伐利亚号及姊妹舰协同炮击俄军岸防炮台。
图片
边境总督号和一架齐柏林飞艇在厄塞尔岛
10月16日,蒙海峡海战爆发。国王号与威廉王储号率巡洋舰突入海湾,与俄国战列舰光荣号和巡洋舰巴扬号交火。威廉王储号集中攻击光荣号与巴扬号,命中数十弹。10:30俄军指挥官下令撤退,国王号宣称至少命中光荣号七弹,最终该舰自沉。
战争终结与自沉
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,国王级全部四艘战舰被扣押在英国斯卡帕湾。在1919年6月21日的'彩虹行动'中,为防止舰队落入协约国之手,四舰全部被船员凿沉。
其中国王号、边境总督号和威廉王储号的残骸至今仍留在斯卡帕湾海底。
图片
斯卡帕湾的威廉王储号跟投之家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长富资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